吴秋虎老师,歙县石潭村人。我的主页http://blog.sina.com.cn/wuqiuhu123 我的网站http://shitanwang.upweb.net/ 校园网站http://shxxkzhx.cn21edu.com/
  •  
  •  
  • 首页
  •  
  •  
  • 新建页面
  •  
  •  

个人信息

  • 用户名: 石潭摄影网
  • 用户ID: 29894
  • 昵称:
  • 用户组: 中级会员
  • 积分: 422

数据统计

正在加载数据...

我的相册

最新主题

日历

音乐播放器

天气

旅游联系专版

便条纸

自定义面板

友情链接

 

我的日志

发表新日志

黄山市发展摄影产业领导小组到石潭调研
     8月6日上午,市发展摄影产业领导小组到石潭调研百佳摄影点建设工作。县旅委、发改委、文明办、农委和霞坑镇有关同志参加调研。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石潭村:强化项目推进,促进美好乡村建设 2012-12-3 上午 09:10:57 稿源: 黄山新闻网 作者: 吴秋虎 编辑:黄笑敏 【关闭】 石潭村:强化项目推进,促进美好乡村建设 0  

  黄山新闻网12月3日讯(吴秋虎)自今年的黄山市第二届油菜花摄影节在我们石潭村举办以后,夏秋两季进入石潭拍摄葵花和菊花风光的游客们逐渐发现这个深山村落变化更大了,各项新农村建设项目在有序推进,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自豪。他们对外来的城市人更热情、农家乐的招待也更周到了。

  县镇两级政府十分重视石潭摄影基地的建设投入。当地抓住美好乡村建设的契机,规划村庄建设,体现当地特点,推进...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教师节:短信传情师恩在我心

    有一种爱深似海,那是您对我的爱;有一种恩不能忘,那是您的教育之恩;老师,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对您的感激;送上祝福,祝你教师节快乐!
    引领着我们走过那段青春的旅程,用岁月的剪刀裁出精彩片段,让驿动的心能在和风细雨中欣赏无限风光。亲爱的老师,谢谢您,祝您节日快乐。
忘不了,您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您在课堂上孜孜不倦的叮咛;忘不了,您在教室里神采飞扬的激情。教师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
您是一朵花,美丽无比,芳香四溢;您还是朵智慧之花,同学们都为您着迷。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愿您这朵花越开越好,香飘万里,惠泽神州大地!
天蓝蓝,云渺渺;风习习,月皎皎;雨绵绵,叶萧萧;思切切,情袅袅;问候遥遥,祝福悄悄。金黄的季节迎来您的节日,祝教师节快乐,桃李满天下。
九月如期而至,初秋激荡着心绪,十号飘然而来,圣洁的日子带来真挚的关怀;教师节,我们的祝福为辛勤园丁而来,祝愿老师们节日快乐,幸福美满。
老师如海,宽容做舟,方知海之宽阔;老师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师生交心,心心相印,方知心之高尚,...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黄山日报:石潭摄影基地建设快速推进  






  本报讯  旅游循环道北山岭到湖山道路线路勘测、线路走向等前期准备工作完成,石潭古村落“三线”下地工程规划和预算工作完成,石潭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完成39户农户征地协议签订并发放了征地款,石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完成初稿……石潭摄影基地建设正掀起热潮。
  石潭摄影基地工程建设以来,歙县霞坑镇高度重视,坚持高起点、高品位要求,大手笔投入建设基础设施,大幅度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将石潭景区打造成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著名摄影旅游基地。

  加大投入力度,夯实景区基础设施。先后完成霞坑至石潭公路路面沥青摊铺、石潭至湖山、石潭至联丰两条道路14处危险弯道改造,并设置部分错车道、道路指示牌、警示标识,同时,在危险路段建设安保设施。修建游步道石板路1500米,完成下太摄影观景台附近杆线落地等工程,建成摄影台2个、旅游公厕2个,修建垃圾池5处,完成叙伦堂、春晖堂等3个古祠堂修缮。投入120万元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修平村中道路,整平停车场,修建垃圾池,并安排保洁员负责日常垃圾收集...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7年引来10万客 歙县教师将家乡油菜花"推"向全国

    昨天上午,歙县霞坑镇石潭村,山峦和田园间,油菜花开得绚烂,美得让人沉醉。在山顶的观景平台,该镇教师吴秋虎正忙着为游客们寻找合适的拍摄场地。2005年起,他先后通过各地论坛、自己的博客和微博等,推介家乡油菜花,终使这个无名小山村成为黄山市知名摄影基地。

     

吴秋虎在拍摄油菜花。在他的宣传下,石潭村现在每天迎游客数千人。

    吴秋虎是石潭人,长期任该村中学教师。“这有古民居,大片田,春天油菜花特别美。”吴秋虎最早发现家乡美景的潜在价值。2005年,他开始通过当地网站等推介家乡油菜花。      

    2007年起,吴秋虎在新浪、中国台湾网、中国摄影网等数十家网站,持续上传石潭的相关文章和图片,并先后开通博客和微博,上传有关石潭旅游资源的图文,在网上推介家乡,勾起了摄影爱好者和新闻媒体的兴趣。省内及长三角区域游客越来越多,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纷纷到石潭采风。去年,小山村在油菜花期接待的游客多达10万人次。

    昨天,记者来...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县委书记胡仕圣一行到石潭督查亮点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2012-03-14   来源:霞坑镇  

  3月14日下午,县委书记胡仕圣,县委副书记、县长黄仁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宏军,县委副书记方文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忠,副县长万国庆一行前往霞坑镇石潭村督查亮点建设工作情况。

  胡书记一行先后察看了车头岭旅游集散中心现场、石潭景区停车场和春晖堂、叙伦堂的维修情况、村庄环境风貌整治情况。途中听取了镇主要领导的汇报,详细了解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胡仕圣首先肯定了近年来石潭景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一些不足,要求镇、村两级克服困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确保黄山市(石潭)油菜花摄影节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筹备“情系石潭20年”刘士斌摄影作品展
 发布时间:2012-02-23   来源:霞坑镇   作者:田雪峰
  为了以摄影业推动石潭旅游业,用摄影的方式传播山区古村落及徽州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让山村百姓尽快脱贫致富,拟定于3月中旬在石潭举办一次刘士斌摄影展活动。

  刘士斌,部队转业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工作,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摄影师。二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杭州著名摄影家陈洁老师的带领下到石潭摄影,被这块璧玉样的净土深深地吸引了,痴迷于这里的山村风貌、纯朴民风,居然二十年来足印不辍,每年的春夏秋冬都会利用节假日守在石潭等待美景的出现。正是由于像刘士斌这样一批孜孜不倦宣传石潭的摄影人,石潭现在才能在摄影界如雷贯耳,声名远扬,每年都会有十几二十万的人前来采风。

  活动期间,霞坑镇党委、政府将授予刘士斌、陈洁两位杭州摄影家为石潭村荣誉村民称号。同时,还将邀请皖浙两省的摄影家到野外进行摄影创作。



摄影产业:歙县百佳摄影点建设快速推进


    今年,看到歙县石潭摄影点专门开设歙县石潭旅游摄影网站,通过“我的相册”、“美丽的家乡”、“石潭的名胜”、“石潭的开发”、“旅游的论坛”、“霞坑的建设”、“农民的书画”等板块,全面展示石潭风光,为全面推介石潭景区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今年以来,歙县高度重视摄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紧扣各摄影点特色,千方百计加大投入,石潭、许村、新安江山水画廊3处百佳摄影点建设快速推进,对外形象明显提升。1至11月,石潭、许村、新安江山水画廊3处百佳摄影点项目累计投入1183万元。

  石潭摄影点投入421万元,邀请了专业策划单位,将石潭摄影基地与昌溪皖南民俗文化第一村串联打造,已初步形成概念性策划。修建游步道石板路1500米,完成下汰摄影观景台附近杆线落地、部分道路浇筑及安保工程,建成摄影台1个、旅游公厕1个,修建垃圾池5处,完成3个古祠堂修缮及村庄环境整治。在建摄影台及公厕1个,年底前完工。石潭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的建设及改徽工程正抓紧进行。同时,开展农作物种植调整,力争打造四季摄影点。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网上吆喝“卖”山水,山里旅游好图景
《安徽日报》2011年10月3日A3版

■本报通讯员胡晓燕田雪峰



    绚烂的红叶点缀于翠林,变幻的云海温柔地拥住群山。国庆前夕,在黄山百佳摄影点歙县石潭村,笔者碰到一群肩扛 “长枪短炮”的游客,正兴奋不已地对着秋日美景连摁快门。原来,他们是从网络上知晓石潭美景,专门开车从杭州过来的。“上次来时,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让我们陶醉,没想到这里的秋色更让人惊艳,不虚此行嘞! ”其中一位汪姓游客边说边展示相机中的照片。

    一个深山里的小村庄能有多大名气?笔者随意点开百度搜索,“石潭自助游”、“石潭专题”等信息竟达111万余条。每年三四月份,石潭各个山头拿相机的比扛锄头的多上几十几百倍。石潭名气越来越大,得益于网络的推介。

    说到石潭网络推介,我们便想到了当地霞坑中心学校的吴秋虎老师,他因为在网上宣传石潭,成了颇有人气的网络名人。

    “吴老师,最近有没有宣传石潭的大作上网呀?”见到吴老师,我们大声问道。

    “这不,刚刚还在新浪博...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徽州古村落生存或毁灭考验地方政府智慧

    徽州百年古村落的“生存还是毁灭”,考验着地方政府的管理智慧。其实,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地方政府常常面对类似的考验。新与旧,快与慢,经济与文化……很多事情的处理,都需要一种走钢丝的感觉,要找准手持平衡木的合适位置。

    2010年底,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黄山市潜口镇上叶古村落,被列入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如今,全村52户村民要集中搬迁到三四公里外的东山村安置点统一建房,现有的民居将被全部拆除。

    置身高楼林立的城市,笼罩在现代时尚气息之中久了,恐怕少有人记得,在不远的某个角落,一座座静默百年的村落正在诉说历史。当拆迁的声音传入大山深处的古村落,我们记忆深处的某个柔软再次被唤醒。

    毋庸置疑,潜口镇政府实施的古村落“整村搬迁”,是基于理性的价值判断。人类要发展,社会要...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